百分家教网
 
 百分首页 分站列表百分社区 教案 试卷软件YY 建议 
家教教案七年级上学期 → 语文教案 版主:寻觅中…… 入口 管理
《风筝》 教案
刘老师(888888) 2005-05-29 01:30:00 回复:0 人气:20856 优币:0.3 修改 删除
 梅山中学   彭永宏
  这篇散文的思想主题的理解是很多方面的,因此,本教案的设计思想主要是让学生充分解读课本,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目的。 

    一 导入新课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这是歌曲《三月三》中的一段歌词,以此引发学生回忆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 
    相信大家都喜欢放风筝,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一些感受吗?
学生自主发言。 
     导入课文: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和他的的兄弟之间,就有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二 质疑、感知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提出文中不明白的语句,教师加以点拨。
  3.概括故事内容:(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概括。)
  4.简介文中人物:(兄与弟) 
  5.自由朗读
  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 探讨课文 
     1.教师提出关键问题 
    通读全文,你能感受到文章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 
    找出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体会作者感情。学生朗读,教师加以点评。
    2.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进行自主提问,教师将提出的主要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A为什么在北京的冬天看见别人放风筝对我来说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B“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C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D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

教师归纳小结 

    四 拓展思路 
    1.深入讨论, 感悟写作目的 
    A教师提问:对于童年的往事,作者追悔莫及,弟弟却全忘了呢?鲁迅先生是否在窃喜?他如何弥补?是否达到了目的? 
    B作者述说这个故事,目的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自由发言) 
    
    2.回忆童年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或学生及时点评 

   五 教师小结: 
    作者忆及童年的这件往事,肯定自己做了一件“虐杀”的事情,内疚、自责、悔恨,并想弥补过错,却不能够。
    目的在于告诉我们:过去中国人的思想有愚昧、麻木的一面,需要科学的思想来指导,才能走出童年的“悲哀”,也只有科学的思想才能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布置作业:比较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与课文不同的感情。

本贴来源:百分家教网·汕头家教网 本贴地址:http://www.bfjjw.com/jiaoan/124.html
→→→暂时没有回贴,欢迎您来发表发表!

Copyright ©2003-2015 www.bfj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分家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