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家教网
 
 百分首页 分站列表百分社区 教案 试卷软件YY 建议 
家教教案八年级下学期 → 语文教案 版主:寻觅中…… 入口 管理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刘老师(888888) 2006-02-24 22:45:00 回复:2 人气:792 优币:0.3 修改 删除
作者:吴玥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这篇回忆录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 体会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浓厚的特色,了解对藤野先生赞扬、怀念的原因。

三 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三课时。

二 通过预习做好词语的注音、注释工作,并对不理解的内容提书面问题。

三 本文涉及的背景等有关材料较多,教师可分条写成书面材料,课前交课代表,由他分派学生择要出资料墙报,或在班组黑板报上分期刊出。与课文关系密切的材料,可指名学习熟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发言介绍。

四 本文语句含义在理解上的难点较多,教师可结合学生所提问题,结合难点,予以重点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五 本文以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按结构线索串讲为宜,朗读环节不可放松。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简介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和写本文时的处境。

二 简介《朝花夕拾》。

三 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讲析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 检查旧课

统一理解、明确《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所布置的(1)(2)(3)题答案,全班一起背诵最后两段及《呼喊》,左右邻座互相检查第(4)题填表情况,小组长统计情况交给教师。然后作小检查,左右座互相批改后交教师检查计分。检查内容:1.默写词语:祖籍 私塾 和蔼 和睦 妯娌 高粱 支撑 东挪西借 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解释“辍”与“尤”。(每个答案3分,共36分。)2.“无可如何”这一成语与课文中哪一成语同义?(答案:无可奈何)3.“为仁不富”这一成语与课文中哪一成语反义?(答案:为富不仁)4.“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是什么意思?(答案:见第4页注②)5.“客籍”是相对什么说的?(答案:原籍)6.《回忆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写真人真事)(每个答案5分,共25分)7.“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当……时”,是什么成分?若改为“当……后”是否可以?(答案:单句。状语。不可以)8.“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句子较长可读两遍)本句是单句还是复句?主语是什么?“启发”的宾语是什么?本句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单句。主语:诉说、事实。“启发”的宾语:思想。本句是兼语句:“使我……”中“我”是“使”的宾语,又是“寻找新的生活”的主语)。(每个答案5分,共40分)

二 教读新课

讲述:指名学生朗读“预习提示”前三行,教师补充:鲁迅先生追怀往事,在1926年2月到11月间,写了十篇散文。这些散文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旧事重提》,到1927年5月编辑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看注①,早上的花,在傍晚时拾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写成文章。在这组文章里,作者饱含爱憎,以他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为线索,记叙了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片段。记叙中褒贬分明,使回忆和感想结合起来。其中,我们学习过的及比较熟悉的文章有哪些?提问,回答,明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册学习过。比较熟悉的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等。这个散文集开头有小引,末尾有后记。《藤野先生》是十篇文章中的第九篇。

《藤野先生》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作者为什么去日本学医呢?他的目的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摘自《呐喊·自序》,课文21页注①也有提及)文中赞扬了日本的学者藤野先生,抒写了对他的深沉的怀念。文章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自己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来记叙。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指名朗读第1—3段,要求思考:本文题目《藤野先生》,这第1—3段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作者对东京与留学生的看法怎样?读后,提问,明确:“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意思是“只不过”,显然对东京有失望的情绪。这是一句平淡的句子,作为全文的开篇之句,是否觉得有点“劈空而来”的感觉?原来,本文最初发表时,用“旧事重提之九”作副题。作为“旧事重提之八”的是《琐记》,结尾部分谈到自己在南京水师学堂肄业,又转至矿路学堂毕业,但在学问上是“一无所能”,“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于是,在本文的开头,写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意思是到外国又怎样呢?这是和“旧事重提之八”的关联,除了这一点,作为本文的起句,平淡的句子实有它的深刻性。文意引入令人失望的东京,又归结到对东京留学生的否定。写了他们的“辫子”:或盘辫或散辫,他们在樱花丛中以游逛为乐;或扭动脖子,以丑陋为美。还写了他们的学跳舞,会馆里“满房烟尘斗乱”,以为时髦。他们“留而不学”,浑浑噩噩,深为鲁迅所厌恶。作者的兴趣是“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显然与庸俗的留学生难以为伍。这一切,表明东京不足留恋,自然想到:“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求学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第一部分: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全班朗读第一部分。从第4段到35段是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课后仔细阅读,完成课外作业。

三 布置作业

1.本文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了哪些事?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品质?试填“理解·分析”一的表格,并思考二、三两题。

2.造句:烂熳 标致 宛如 油光可鉴。提示:“烂熳”可以形容颜色鲜明而美丽,如山花烂熳;也可以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如天真烂熳。“标致”正面用时,形容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宛如”,正像、好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讲析第一部分,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以及部分较难理解的句子的含义。

二 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三 爱国主义思想线索的贯串。

教学过程:

一 教读课文

指名朗读第4—5段,要求思考:写往仙台途中所见“日暮里”与“水户”有什么作用?“物以希为贵”怎样理解?写在仙台受到“优待”,这又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联呢?朗读后,提问,明确:“日暮里”是从东京去仙台的一个火车站,为什么这个站名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主要的原因是:作者一人去异国的一个偏僻小城,途中见到这个站名时,或许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触,联想到正处在“风雨如晦”中的祖国,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据《鲁迅在仙台的记录》记载,当时从东京上野到仙台,行车约十二小时。路过“日暮里”,可能恰是日暮时分,看到站牌,触景生情,是可以想象的。还有一种看法是:鲁迅在以“日出之国”名世的国度里,竟看到“日暮”的地名,就容易对照而记住了这一站名,这也是非常自然的。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明亡后,朱去日本讲学,“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以致老死异国。鲁迅对他很敬仰,有一次特意去瞻仰他的遗迹。可见,对这两个地名特别记得,是他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写仙台医专教职员对他的操心,作者认为只是“物以希为贵”罢了。这种“物离乡贵”的优待,写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是作为陪衬,表明这种优待与藤野先生的关怀不能相提并论。说明自己受到的“优待”仅仅是由于在仙台医专他是惟一的留学生而已。虽说“优待”,生活还是艰苦的,如“只留两个鼻孔出气”(蚊子多),“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等。再看“理解·分析”中第三题的1、2、3题。明确:“物以希为贵”管到“龙舌兰”,这是第5段的第1层,尊为“胶菜”和美其名曰“龙舌兰”都是对“物以希为贵”的解说。以下第2层,是说到仙台所受的“优待”,这两层是并列关系,前者“物”对后者“人”起比照作用。这样比照,说明受优待是因为自己是惟一的中国留学生。第2题:“优待”是指不收学费,操心食宿。“操心”是指认为“我”住在监狱旁边、兼办囚人饭食的客店里“不相宜”,而使我搬到另一客店去。

指名朗读6—10段,提示:这是写与藤野先生相识。着重肖像描写外,还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他的自我介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朗读后,提问,明确:肖像描写特点鲜明,此外,还写他带了不少书来,可见治学严谨。从留级生讲的“掌故”中,可见他生活俭朴。提问:自我介绍时,为什么不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而加了“叫作……的”?回答,明确:介绍“我就是藤野严九郎”,多少有点藤野的姓名早就该为人所共知的口气,而多了三个字,语气就显得诚恳而平易近人。再问:为什么这个句子的结尾除了句号还用省略号?这跟刻画藤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回答,明确:省略号表示先生的话被留级生的笑声所打断。这是以作风庸俗的留级生来反衬先生的严肃、诚恳。

指名朗读第11—23段,提示:这部分写与藤野先生的相处,其中写了四件事,突出藤野什么品质?朗读后,提问(要求参照各自所填的表格),明确:1.添改讲义──工作负责。2.纠正解剖图──一丝不苟。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4.了解“裹脚”──求实严谨。提问:在添改讲义一段里,“我”打开看时,为什么“吃惊”而又感到“不安”和“感激”?回答,明确:“吃惊”,是因为给“我”这个外国学生“从头到尾”改了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许多脱漏”和“文法错误”让老师费神“一一订正”。“感激”,是因为老师的另眼相看,格外关心。提问:“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这个过渡句与下文哪一点照应?回答,明确:照应“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心里却另有想法。第23段,“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藤野为什么要提“裹脚”的问题?“我”为什么“为难”?从文章叙述看,当时,“我”到底回答了没有?邻座学生低声讨论,自由发言,明确:提出“裹脚”问题,是一个认真的医学研究者出于研究的需要,不含任何嘲讽“裹脚”的意思。作为学生,“我”理应为他提供研究足骨的材料。然而,“我”“为难”是因为“我”一直对缠足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怪现象,”应当回答而难于启齿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到底回答了没有呢?根据文中所写“藤野先生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很显然,这表示出他已经听了“我”的回答,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总得看一看才知道究竟。回答的话,在文中省略了。以上是第2部分第2层,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写出他的高尚品质。

指名朗读第24—35段,这部分写向藤野先生告别。要求考虑:写匿名信、看电影说明什么问题?朗读后,提问,明确:匿名信事件照应了上文“添改讲义”和成绩“在中间”“没有落第”,说明受军国主义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弱国的人,“疑惑”“我”得了藤野泄漏出来的题目。虽然事情的结局是流言消失,“我”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但“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显然,“我”对此极为愤慨。接下来的“看电影”事件,反映了作者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听得刺耳”“呜呼,无法可想”,使“我”决心弃医从文。(这里,提到的电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幻灯,日本的鲁迅研究者,把这一事件,称为幻灯事件)提问:当初“我”到日本学医是为了救国,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回答,明确:鲁迅用“呜呼,无法可想”这一感慨,来说明中国人的愚昧和落后,他听到日本学生欢呼“万岁”“特别刺耳”,因此觉得学医不是首要任务(参看课文注解),指名朗读。改变民众的精神,是第一要著。所以他弃医,另寻救国的道路。“那时那地”即指在仙台“看电影”事件发生的时候。“看电影”受刺激是他改变主意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社会原因是中国革命潮流对“我”也有影响。他放下解剖刀,拿起解剖灵魂的笔,走上了思想革命的战场。写“匿名信”及“看电影”这两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第一件侧重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对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弱国人民受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要使祖国富强起来;第二件事,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民族衰落原因之一),说明改变民众精神的迫切需要。这两件事是使作者要弃医从文,告别藤野的直接原因。提问:“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怎样理解?回答,明确:鲁迅回国后,看到一些闲人围观反动统治者屠杀革命人民时,也像日本人一样在“喝采”,说明他们的麻木不仁到令人震惊。“我”感到极其沉痛。

第31—35段,写告别。老师方面,“脸色……悲哀”“凄然”“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学生方面:说“谎话”慰言:写出了师生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全班朗读第二部分。体会这部分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品德,顺序写出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条理清楚。同时其中也贯串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条红线。

二 当堂练习

1.给加“·”的词注音(括弧中是答案,下同。)

油光可鉴() 驿站() 寒颤颤()

畸形() 漏泄()

2.组词

曼:(曼妙、曼声) 蔓:(蔓延、蔓草)

熳:(烂熳) 谩:(谩骂)

漫:(漫长、漫谈)

三 布置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无从插嘴 抑扬顿挫 不逊 毫不介意 诘责 匿名 托辞

2.准备回答“理解·分析”三(4)。

3.思考“揣摩·运用”四、六、七及“积累·联想”。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作者与藤野先生师生情谊深厚的原因。

二 学习本文写人抓住特征的刻画细致的方法。

三 学习本文用词准确及副词的恰当运用。

四 比较三篇写老师的文章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教读课文

指名朗读第36—38段,要求思考:结尾部分“我”对藤野先生高度评价,体现在哪几句话里?师生浓厚情谊的基础是什么?“我”怀念先生的具体行动有哪些?朗读后,提问,明确:“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是对藤野的高度评价,也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主题的升华,它将前面对于藤野品德的赞颂,开掘得更深。作为学者的藤野,他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的医学,希望能为新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所以是“大而言之”。“为学术”是他的行为准则,从这一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的,“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他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正因为这样,他对“我”一个来自“弱国”的学生,既爱护又尊重。而鲁迅学医,是想“为中国”图富强,所以“为中国”和“为学术”也是一致的。而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正是这“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品德,这也就是师生情谊深厚的基础。提问,明确:“我”怀念藤野的具体行动:(一)装订收藏讲义,遗失而十分痛惜;(二)照相至今悬挂;(三)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多写文章。提问:34段中“状况也无聊”怎样理解?回答,明确:这是作者的谦虚,也就是说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告诉老师的,略近于文言中的“乏善可陈”“乏善足述”之类,写信时常用的谦词。提问:末段“良心发现”怎样理解?回答,明确:是指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而有所激发。全班朗读第三部分,体会作者对藤野的怀念之深。

二 练习内容的理解

提问“理解·分析”三(4)怎样理解?明确:写职员们的“操心”是为写藤野作铺垫,突出藤野的关心是真诚的、实在的,比之职员们让“我”搬换客店,以致每天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藤野的关怀,实在是难能可贵,令人感激万分。

提问:“揣摩·运用”六的理解,明确:第1题:这里的“卖书”,原文是“有几本书买”,这是从“我”的角度写,突出“我”的兴趣、爱好。这里的“值得去”,原文是“有时还值得去一转”,限制语说明“并非值得经常去”,符合实际情况。“很安静”的说法原文中没有,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原文“响声震天”和“烟尘斗乱”的说法更形象、更生动。“精通时事”则含有讽刺意义,比“了解情况”更富表现力。第2题:“物以希为贵”“尊为”“美其名曰”,简炼而富有文采,改写的语句显然不及原文。第3题:原文用“当然是低能儿”“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都是愤激之语,改写句是客观的述说,缺乏强烈的感情。

提问:“揣摩·运用”七怎样理解?明确:第1题,用“实在”(的确),加强“标致”(反语),更强烈地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反感。第2题,“大概”表示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风趣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第3题,“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到客店里蚊子多、睡不安稳,但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蚊子“无从插嘴”,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居然”一词加强了幽默感。第4题,“何尝”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如: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工夫罢了)。这里将“何尝”与“不”连用,加强肯定语气,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麻木不仁,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愤慨。第5题,“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小结: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用得恰当使句子更富有表现力,上述副词(再加上开头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都用得十分合适。

三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分小组讨论“揣摩·运用”四及“积累·联想”八,随后,各组派一代表发言后,评定。

(四)题,写藤野先生,抓住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眼镜)、行动(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抑扬顿挫)、衣着(模胡,忘系领带等)说明他忙于教学和钻研学问而不修边幅。写声调是记实,正好反映出教师为学生听课设想,使学生既能有所思索,又能记下笔记,无疑是在课堂教学中养成了“抑扬顿挫”这种声调的习惯。写这一点,正是抓住了特征。

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散辫子、学跳舞等细节,反映他们的俗不可耐。

(八)题,三篇文章都是写老师的,但这几位老师身份不同,作者记的的事也不同。《我的老师》蔡芸芝是平民小学教师,作者记了对她的爱戴思念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是私塾中的老先生,施行的是旧教育,作者对他只是“很恭敬”。《藤野先生》是仙台医专的教授,作者对他的热心教诲、毫无民族偏见的帮助,表达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

如果课时有余,可再由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上讲台补充一些课外材料,如“鲁迅很重视藤野对他的关怀,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写信给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请全权处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译出加入。1936年增田涉到上海,鲁迅向他打听藤野的近况,得知无下落时,慨叹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其实,藤野先生还在世,还读到了《藤野先生》。在鲁迅逝世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了鲁迅逝世的照片给藤野看。当时,藤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1937年3月《文学案内》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表达了藤野对鲁迅的思慕之情。藤野于1945年在故乡逝世。”(材料取舍可参考“教师教学用书”)

全班朗读全文。

四 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准备下堂课基础知识小测验。

2.用下列词语造句:杳无消息 责成 寂无回信 瞥见 深恶痛疾(提示:责成,指定专人或机构办好某件事,常用在公文一类应用文中。瞥()见,瞥,很快地看一下,如街头一瞥;瞥见,指“一眼看去”。寂无回信,原文是“毫无回信”,后改“毫”为“寂”,这便如同加进了音响效果,讲义去失,追寻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突出心情的焦急。)

3.“……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这两句原写为“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新的讲义”,你觉得这样改动,表达上有什么优点?(参考答案:改“新”为“陌生”更准确,“新”形容先生不明确,是指这个先生是“新”教书的,还是“新”到这所学校的,或是“我”新认识的?“陌生”就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符合“我”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许多新鲜”加在讲义前,表达了“我”渴求知识的欣喜之情,而且与前一分句句式对称,调整了语言的节奏。)

4.“……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不过是”三字,原为“总算”,改后表达上有什么优点?(参考答案:“总算”表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具有“还过得去”的满足情绪;而“不过”则只是达到了起码的要求,是不满意的。改成“不过”表现“我”有再求上进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为下文伏笔,那些学生会干事,因为这“不过是没有落第”的成绩,还怀疑、搜查、诬蔑、造谣,这是多么令人愤慨。)

5.阅读并背诵《自题小像》。
本贴来源:百分家教网·汕头家教网 本贴地址:http://www.bfjjw.com/jiaoan/179.html
回复1:孟老师(252362297) 2006-03-15 11:24:00 优币:+0.1 修改 删除
说的很对, 
我们可不可以交流一下教书心得啊?

回复2:高老师(100002) 2006-05-05 11:29:00 优币:+0 修改 删除
鲁迅先生经典之作


Copyright ©2003-2015 www.bfj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分家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