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水的压强
一、教学目标
1、举生活中的三个实例说明压力的特点和其作用效果,并说出这些压力的方向。
2、用现实中的例子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并能对给予的相应的习题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3、各举一个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并能解释其原因。
4、会比较同种液体内的各点的压强大小和同一深度的不同密度的液体的压强大小。
二、教学任务
学习结果类型: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该目标所涉及的是智慧技能中的规则学习,第2点和第3点是习得运用P=F/S公式办事的能力;第1点是运用习得的压力的特点办事能力:第4点是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办事的能力。
学习条件:
A、必要条件:按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规则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概念和定律,此处构成规则学习的有一个概念——压强的定义(定义性概念);两个规律——压力的特点和水的内部压强的特点。由此决定教学顺序:概念和定律学习——规则学习。
B、支持性条件:推理策略和学生已具有的实验观察能力。在第二册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的概念”,所以借助推理策略,将要学习的“压力的特点和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的概念”结合起来,将新知识和老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习得。“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则是要运用学生已经具有的实验观察能力。
起点能力:(1)学生已掌握重力的相关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2)学生已具有实验观察能力,会用对比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原有知识复习[提问](约3分钟)
老师:
1、一个小方块放在一斜面上,其重力的方向是( )
2、力的作用是否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其作用效果如何?
学生回忆以前旧知识并回答
(二)新知识的引入及学习(约32分钟)
[1]、压力和压强(约19分钟)
(1)老师演示:用手指按塑料瓶子(约3分钟)
老师:为什么塑料瓶会被挤压变形
学生回答被挤压变形的成因
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分析:用手指按瓶子,手与瓶子相互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的表面上,并与接触面相互垂直。
老师:举生活中类似的力的作用方式差不多的例子
学生举例回答
老师总结学生举的例子分析这些力的特点: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2)老师引出压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板书):(约4分钟)
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且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的力称为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老师将重力和压力进行比较(板书)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3)【实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约8分钟)
说明:控制变量法;控制实验条件(实验演示越3分钟)
老师:从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老师进一步引入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板书):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单位:1帕=1牛/米2,
注意点:1、 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水平支持面上静止时 F=G
2、 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或面积。
3、 单位统一 N/m2
(4)老师讲解书本中例题(见书本)(约4分钟)
老师区别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板书):
压力是一种力,压强是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约3分钟]
老师: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或减小压强?为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板书):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水的压强[约10分钟]
(1)探究: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约5分钟)
老师提出问题:水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带着问题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实验约3分钟)
1、学生观察压强计:发现压橡皮膜越重,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压强计可以转动,可以比较水内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
2、制订实验方案:不同高度,相同的方向;不同方向,相同的高度进行比较。(设计表格)
橡皮膜朝向 金属盒所在深度/cm 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cm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3、学生记录数据比较并得出结论:水的内部存在着压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老师补充:一般液体的压强和水的压强特点一样。
老师:液体压强除了和高度,方向有关,还和液体本身的什么有关呢?
(2)【实验】同一高度,同一方向,水和浓盐水压强大小的比较(水和浓盐水的密度不同)(约5分钟)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在不同的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压强较大。
(三)小结当堂课的内容(约2分钟)
(四)课堂练习(约8分钟)
做书后面的课后练习(4道),进行巩固,老师当堂课分析完。
(五)课外作业(家庭作业)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
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缆通信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方式.1997年,我国首条海底通信光缆(上海崇明——横沙岛)铺设成功.如果该光缆在水下17米深处,则光缆外边的包裹材料至少应能承受 帕的压强.(海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二、选择题
1.用水平作用力F把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一些,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 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物体对墙面的压强增大 D.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
2.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A.2:3 B.3:2 C.1:1 D.4:9
3.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 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A.0.5p B.p C.2p D.4p
4.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
A.立即跑向冰窟窿 B.将木板铺在冰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C.将梯子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D.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5.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三、计算题
1.一钢件的质量为500千克,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不得超过2×103帕,钢件底面积至少要多大?当起重机用5 050牛的力向上吊起此钢件,钢件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g取10牛/千克)
2.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牛,两只脚掌面积为150平方厘米,表演时足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平方厘米;大象的体重6×104牛,每只脚掌面积600平方厘米.求:
(1)芭蕾舞演员足尖着地表演时和大象四脚着地站立时,各自对地的压强;
(2)芭蕾舞演员和大象能否都在封冻的河面上行走?(封冻河面能承受最大压强为3.4×105帕.)
(注:本堂课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易操作。)
本贴来源:百分家教网·汕头家教网 本贴地址:http://www.bfjjw.com/jiaoan/375.html
一、教学目标
1、举生活中的三个实例说明压力的特点和其作用效果,并说出这些压力的方向。
2、用现实中的例子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并能对给予的相应的习题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3、各举一个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并能解释其原因。
4、会比较同种液体内的各点的压强大小和同一深度的不同密度的液体的压强大小。
二、教学任务
学习结果类型: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该目标所涉及的是智慧技能中的规则学习,第2点和第3点是习得运用P=F/S公式办事的能力;第1点是运用习得的压力的特点办事能力:第4点是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办事的能力。
学习条件:
A、必要条件:按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规则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概念和定律,此处构成规则学习的有一个概念——压强的定义(定义性概念);两个规律——压力的特点和水的内部压强的特点。由此决定教学顺序:概念和定律学习——规则学习。
B、支持性条件:推理策略和学生已具有的实验观察能力。在第二册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的概念”,所以借助推理策略,将要学习的“压力的特点和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力的概念”结合起来,将新知识和老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习得。“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则是要运用学生已经具有的实验观察能力。
起点能力:(1)学生已掌握重力的相关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2)学生已具有实验观察能力,会用对比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原有知识复习[提问](约3分钟)
老师:
1、一个小方块放在一斜面上,其重力的方向是( )
2、力的作用是否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其作用效果如何?
学生回忆以前旧知识并回答
(二)新知识的引入及学习(约32分钟)
[1]、压力和压强(约19分钟)
(1)老师演示:用手指按塑料瓶子(约3分钟)
老师:为什么塑料瓶会被挤压变形
学生回答被挤压变形的成因
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分析:用手指按瓶子,手与瓶子相互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的表面上,并与接触面相互垂直。
老师:举生活中类似的力的作用方式差不多的例子
学生举例回答
老师总结学生举的例子分析这些力的特点: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2)老师引出压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板书):(约4分钟)
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且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的力称为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老师将重力和压力进行比较(板书)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压力的方向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3)【实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约8分钟)
说明:控制变量法;控制实验条件(实验演示越3分钟)
老师:从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老师进一步引入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板书):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单位:1帕=1牛/米2,
注意点:1、 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水平支持面上静止时 F=G
2、 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或面积。
3、 单位统一 N/m2
(4)老师讲解书本中例题(见书本)(约4分钟)
老师区别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板书):
压力是一种力,压强是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约3分钟]
老师: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或减小压强?为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板书):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水的压强[约10分钟]
(1)探究: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约5分钟)
老师提出问题:水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带着问题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实验约3分钟)
1、学生观察压强计:发现压橡皮膜越重,U形管左右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压强计可以转动,可以比较水内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
2、制订实验方案:不同高度,相同的方向;不同方向,相同的高度进行比较。(设计表格)
橡皮膜朝向 金属盒所在深度/cm 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cm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3、学生记录数据比较并得出结论:水的内部存在着压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老师补充:一般液体的压强和水的压强特点一样。
老师:液体压强除了和高度,方向有关,还和液体本身的什么有关呢?
(2)【实验】同一高度,同一方向,水和浓盐水压强大小的比较(水和浓盐水的密度不同)(约5分钟)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在不同的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压强较大。
(三)小结当堂课的内容(约2分钟)
(四)课堂练习(约8分钟)
做书后面的课后练习(4道),进行巩固,老师当堂课分析完。
(五)课外作业(家庭作业)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
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缆通信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方式.1997年,我国首条海底通信光缆(上海崇明——横沙岛)铺设成功.如果该光缆在水下17米深处,则光缆外边的包裹材料至少应能承受 帕的压强.(海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二、选择题
1.用水平作用力F把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一些,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
A.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 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物体对墙面的压强增大 D.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
2.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A.2:3 B.3:2 C.1:1 D.4:9
3.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 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A.0.5p B.p C.2p D.4p
4.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
A.立即跑向冰窟窿 B.将木板铺在冰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C.将梯子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D.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5.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三、计算题
1.一钢件的质量为500千克,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不得超过2×103帕,钢件底面积至少要多大?当起重机用5 050牛的力向上吊起此钢件,钢件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g取10牛/千克)
2.芭蕾舞演员体重为475牛,两只脚掌面积为150平方厘米,表演时足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平方厘米;大象的体重6×104牛,每只脚掌面积600平方厘米.求:
(1)芭蕾舞演员足尖着地表演时和大象四脚着地站立时,各自对地的压强;
(2)芭蕾舞演员和大象能否都在封冻的河面上行走?(封冻河面能承受最大压强为3.4×105帕.)
(注:本堂课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易操作。)
回复1:![]() |
修改 删除 |
叫好!支持 |
回复2:![]() |
修改 删除 |
很不错,有利于学生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