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选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嬴(lěi)弱 滞(dài)留 开拓(tuò)
B.追悼(diào) 无垠(yín) 斫(zhuó)痕
C.吞噬(shì) 许诺(nuò) 泅(qiú)水
D.砭(biàn)骨 勋章(xūn) 咖(jiɑ)啡
2.文学常识填空:(13分)
(1)《荒岛余生》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
(2)《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中过四名登山队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击主峰的
经过。
(3)《夸父逐日》出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读
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3.默写《江南逢李龟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内容,写出应该说的话。(3分)
王华和李其是同桌,也是一对好朋友。一天,王华发现自己的钢笔坏了,怀疑是李其在借用时弄坏的,并且对李其表示了不满。晚上回家时哥哥才对王华说钢笔是他不小心弄坏的。第二天,王华向李其说了“对不起”。如果你是李其,该如何回答王华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48分)
(一)(14分)……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自然界造成的,而是有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想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 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 乙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选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责任 任务 B.工作 责任
C.任务 职责 D.职责 工作
2.选文中“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这句话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堡垒”在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要用“堡垒”一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冒号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这句话中的“一定”有什么意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文中最后一句中加点词语“这一事业” 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是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沧沧凉凉,几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短文选自《__________》。(1分)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 问其故:______________
(2) 去人近:______________
(3) 以日初出远:______________
(4) 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
(5) 及日中:________________
(6) 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____
3. 翻译句子。(4分)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
D. 孰为汝多知乎
5.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小儿甲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
(2)小儿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不能湖决”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这篇文章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即使是博学多闻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B.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看,两小儿争辩的问题谁也解决不了
C.孔子虽是圣人,但他不如两个小孩
D.对待科学应采取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8.读了这则故事,你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的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师的课桌见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楔子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象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给美丽做道加法》中的“美丽”一词相呼应的两个语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画线句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这里的“灵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意,选出对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1)岁月的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
A. 雨雪风霜是比喻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坎坷也在一点点地减少。
B.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
(2)给美丽做道加法( )
A.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B.不断的精心修饰,可以使人变得更加美丽。
5. 在倒数第三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考试,几乎是莘莘学子都“深恶痛绝“的事,但还是经过无数次考试,人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渐多,逐渐成长起来。面对考试,摇头者有,喜悦者亦有,看你是如何看待。请以“考试”为话题,作文一篇。
提示与要求:(1)围绕话题,多角度思考,选取你感受最深的来写。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姓名等。
[此试卷已经被作者于2006-01-18 21:40:00编辑过]
本贴来源:百分家教网·汕头家教网 本贴地址:http://www.bfjjw.com/shijuan/473.html
1.选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嬴(lěi)弱 滞(dài)留 开拓(tuò)
B.追悼(diào) 无垠(yín) 斫(zhuó)痕
C.吞噬(shì) 许诺(nuò) 泅(qiú)水
D.砭(biàn)骨 勋章(xūn) 咖(jiɑ)啡
2.文学常识填空:(13分)
(1)《荒岛余生》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
(2)《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中过四名登山队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击主峰的
经过。
(3)《夸父逐日》出自《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读
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3.默写《江南逢李龟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内容,写出应该说的话。(3分)
王华和李其是同桌,也是一对好朋友。一天,王华发现自己的钢笔坏了,怀疑是李其在借用时弄坏的,并且对李其表示了不满。晚上回家时哥哥才对王华说钢笔是他不小心弄坏的。第二天,王华向李其说了“对不起”。如果你是李其,该如何回答王华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48分)
(一)(14分)……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自然界造成的,而是有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想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 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 乙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选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责任 任务 B.工作 责任
C.任务 职责 D.职责 工作
2.选文中“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这句话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堡垒”在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要用“堡垒”一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冒号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这句话中的“一定”有什么意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文中最后一句中加点词语“这一事业” 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是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沧沧凉凉,几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短文选自《__________》。(1分)
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 问其故:______________
(2) 去人近:______________
(3) 以日初出远:______________
(4) 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
(5) 及日中:________________
(6) 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____
3. 翻译句子。(4分)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如盘盂
D. 孰为汝多知乎
5.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小儿甲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
(2)小儿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不能湖决”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这篇文章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即使是博学多闻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B.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看,两小儿争辩的问题谁也解决不了
C.孔子虽是圣人,但他不如两个小孩
D.对待科学应采取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8.读了这则故事,你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的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师的课桌见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楔子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象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给美丽做道加法》中的“美丽”一词相呼应的两个语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画线句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这里的“灵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意,选出对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1)岁月的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
A. 雨雪风霜是比喻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坎坷也在一点点地减少。
B.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
(2)给美丽做道加法( )
A.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B.不断的精心修饰,可以使人变得更加美丽。
5. 在倒数第三段省略号处填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语句意思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考试,几乎是莘莘学子都“深恶痛绝“的事,但还是经过无数次考试,人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渐多,逐渐成长起来。面对考试,摇头者有,喜悦者亦有,看你是如何看待。请以“考试”为话题,作文一篇。
提示与要求:(1)围绕话题,多角度思考,选取你感受最深的来写。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姓名等。
[此试卷已经被作者于2006-01-18 21:40:00编辑过]
回复1:![]() |
修改 删除 |
试卷的作文题目挺合我的口味,是篇好写的作文 |